响应新技术,汽车安全标准不断更新
汽车行业大部分的创新都源于汽车电子,其在整车上的成本从2000年的19%逐步扩大到现在的35%~40%,未来仍将进一步提升。赵斌谈到:“汽车趋向于电动化、网联化发展,如今大量电子控制单元(ECU)应用到汽车上,很多车上的ECU甚至达到100多个,涵盖安全气囊、车灯、天窗、动力控制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方方面面。”
新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这些ECU所带来的软硬件设计、逻辑设计和接口越来越复杂,从而导致其中存在系统性失效和随机性失效的风险逐步增加,随之引发的车辆召回会给车企带来巨大的经济、品牌损失。如今, 90%以上的整车及零部件厂商都有功能安全需求,如何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规避潜在的风险,已成为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响应市场需求,2011年,汽车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2011正式发布,该标准已经在汽车电子功能安全领域广泛应用。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ISO 26262于2018年正式改版。该标准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评估,从需求开始,到概念、系统、软件、硬件设计,包括最终的生产、操作等,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将相关项的安全目标定义为ASIL A到ASIL D的安全完整性等级(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最大程度规避系统、软硬件设计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
随着汽车功能越来越多样、复杂,电子电气架构也在不断变革,逐渐从分布式的架构向域控制器、服务器式架构演进,单一的ECU将会连接到多个CAN总线,或车载以太网上,以支持更高级别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赵斌表示:“为了满足汽车软件开发高质量的标准,ASPICE (Automotive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Capacity Determination,汽车软件流程改进和能力测定)过程模型被建立。ASPICE是系统级软件流程的要求,也是风险控制和安全保障的基础,零部件供应商及整车厂已开始大量应用。”
深耕中国市场,助力新能源汽车高附加值化
当下,中国市场新技术浪潮集中、需求激增。尤其是汽车电动化,中国市场无疑是前沿阵地,2018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增长61.7%,并计划到2025年,其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达到1/5。
新能源车的电控系统比传统车更加复杂,安全要求更高,其中最为人们所关注的要点之一就是功能安全。尽管ISO 26262暂时没有出现官方层面的强制执行要求,但因其能减少电子器件失效造成的交通事故和降低潜在召回风险,在欧美已成趋势,国际汽车厂商如宝马、通用、福特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博世、大陆等,早已采用ISO 26262标准开发安全相关的电子电气产品,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的开发。
中国汽车行业ISO 26262认证的现状如何?“ISO 26262认证在中国始于2015年,虽然起步较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很多主机厂已在观念上达成统一,想要引入ISO 26262标准的理念。但现实的处境是:零部件供应商想要符合标准,却不清楚该如何做,遇到重重困难后容易选择放弃;另一方面,标准的实施带来大量额外工作,并增加系统成本,如冗余设计额外增加的零部件等,因此在下游用户没有强制性要求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并不愿意承担这部分成本。” 赵斌强调,“这是从无到有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如今,中国汽车已从量变向质变进化,我们不能单单考虑成本,要在安全层面有进一步考量,并储备大量人才。同时为了应对新技术的快速迭代,我们要走出去,观察全球趋势,综合考虑安全可靠性设计、软硬件设计等。”
毋庸置疑,汽车电子零部件符合功能安全标准将为汽车带来高附加值。赵斌表示:“虽然取得功能安全证书难度较大,而且整个周期一般要2年以上,但没有安全,再好的汽车功能无疑是舍本逐末。尤其在如今的车市寒冬,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正经历优胜劣汰的选择,未来谁的产品更安全可靠,将收获更多机会,这也是中国车企未来能屹立国际市场的根本保障。”
已完成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