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2-13日,“车辆侧向运动控制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量化指标研究项目组”(由中汽中心、泛亚、博世华域、捷太格特、海拉组成)在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试验场开展了旨在覆盖中国目标市场的大规模数据采集测试研究,即车辆侧向运动控制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量化指标试验研究。
本文来源:汽车标准化研究所,详细资料可登录标准所官网获取
该项目组旨在基于GB/T 34590(ISO 26262)和GB/T《道路车辆 预期功能安全》(ISO 21448-SOTIF)给出的方法论,针对具有车辆侧向运动控制功能的电控系统,提出整车最高层面的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量化指标要求,以确保系统在故障情况下和功能存在局限(含设计不足和性能局限)情况下,从设计开发源头避免或降低车辆对驾乘及周边人员造成伤害,保障自动驾驶汽车、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的安全运行。该量化思想的中国提案受到国际广泛认可并被纳入国际标准ISO 21448中。
功能安全大规模试验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的方式,选取中国目标市场具有代表性的驾驶员(100个样本量以上),在典型驾驶场景下,当系统发生故障和功能存在局限的情况下,确定两项车辆最高层面的功能安全量化指标:可控性和信心度。
同时,对于L3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如车辆接管、误用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控性量化指标将确定90%驾驶员和99%驾驶员避免事故发生的临界点,该临界点所对应的参数指标即为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量化指标。信心度量化指标是将自动驾驶功能的主观感受客观化,提出不同自动驾驶等级下信心度评价指标。所选取的样本量将覆盖中国目标市场的7个主要区域: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东北、西北,本轮大规模试验目标是覆盖华北地区。
本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是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675《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附录B 功能安全要求”提供输入,即具有车辆侧向运动控制功能的电控系统,在发生故障和功能存在局限的情况下,为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应满足的安全目标和安全度量:
该安全度量及具体的测试评价方法,将在GB17675的配套标准GB/T《乘用车转向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中给出具体描述。
为确保GB17675中“附录B 功能安全要求”具有充分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项目组初步形成了相应的实施细则草案,包括文档性要求和确认测试方法:
功能安全文档性要求
功能确认测试方法
下一步,项目组将按照既定计划,继续开展覆盖中国目标市场的7个主要区域的大规模数据采集测试研究,提出整车最高层面的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量化指标要求,以确保系统在故障情况下和功能存在局限(含设计不足和性能局限)情况下,从设计开发源头避免或降低车辆对驾乘及周边人员造成伤害,保障自动驾驶汽车、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的安全运行。同时,为国家标准GB17675《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GB/T《乘用车转向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道路车辆 预期功能安全》的制定及国际标准ISO 21448(SOTIF)的中国提案提供输入。
2019年11月,“整车及关键电控系统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量化指标及测试评价方法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6年5月,工信部下达了“整车及关键电控系统功能安全ASIL等级及测试评价规范研究(工装函[2016]190号)”项目的研究任务,旨在基于中国目标市场、典型场景、人机交互(HMI)等,提出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运动控制(侧向/纵向/垂向)相关电控系统的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量化指标及测评方法,以确保系统在故障情况下及功能存在局限(含设计不足和性能局限)的情况下,从设计开发源头避免或降低车辆对驾乘及周边人员造成伤害,保障车辆运行安全。
项目研究任务
除上述表征车辆安全运行的度量指标外,驾乘人员的心理感受对自动驾驶功能的安全性评价会产生重要影响,甚至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若人员缺乏信心可能产生误干预)。为此,项目组针对预期功能安全(SOTIF)信心度开展了研究,建立信心度评价的主客观对应关系,提出不同自动驾驶等级下信心度评价指标。
项目组至今已累计开展6轮实车测试,积累了大量的测试数据,确定了最终的测试方案和评价方案,后续将提升样本量,继续开展测试研究,并适时发布成果进展。
已完成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