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安全文化
但是,我们如何到达这一点呢?
在18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期间,工厂主首先提倡生产和利润。这导致了危险的工作条件;设备超期运行,排放出了有害毒素,而且通常处于不安全的状态。1802年的《健康和道德的学徒法》(有时称为《工厂法》),就开始要求工厂提供适当的通风和清洁的工作空间。虽然没有定期执行,但它为随后的法规树立了先例。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它们,尤其要注意最近50年。
20世纪末安全:1970–1990年
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一系列工业灾难催生了安全责任的变化,特别是在化学和加工行业。组织开始倡导健康的安全文化,以防止未来的灾难,并总结过去发生事故的原因。
在美国,1970年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标志着工业安全的重大转折点。实务守则和基于目标的法规生效。在英国,《 1974年工作场所健康与安全法》采用了类似的“预防过度补偿”方法。在此期间,随着过程工业和核工业建立了故障安全停机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实践,技术进步更好地满足了法规规定。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欧盟对一家意大利化工厂的事故做出了反应。在失控的反应迫使安全阀打开后,有创纪录的人数(据统计约为37,000)暴露于有毒物质的排放中。法令82/501 / EEC(塞索思法令)已应用于整个欧盟的工业机构。该法令的最新版本仍然适用于欧盟内部的12,000多家工业企业。
新时代的曙光
智能安全时代:到IEC及其他
如今,企业依靠功能安全性来实现高风险设备的安全性。IEC 61508被用作行业和产品标准的基础。 IEC 61511与IEC 61508协同工作,为加工厂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但是,尽管已标准化,但还没有用于创建安全文化的全面解决方案。设备操作员、工人和监管机构的任务是确保覆盖所有基础。IEC 61508提出了确保设计、实施、操作和维护系统以提供所需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的要求。根据系统应用中涉及的风险定义了四SIL等级,其中SIL 4用于防范最高风险,而大部分石油化工行业则使用SIL3等级。
在互联智能工厂时代,安全解决方案可以灵活地适应工厂流程。操作员可以采取积极的方法来确保功能安全,并对安全相关的故障迅速做出响应。这主要归因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进步。但是,在网络和自动化不断发展的时代,黑客可以利用安全性方面的任何弱点,从而有可能使工厂面临严重破坏的风险。这是安全仪表系统的又一个挑战。
北京康吉森自动化
已完成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