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侯哥
来源 | 侯哥工作感悟
最近一直在和很多来自各个主机厂的朋友交流,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着SDV,好像任何汽车相关的话题不扯到SDV上就不够高大上。
SDV究竟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SDV首先是一个概念,代表了一种思想——通过软件来重新赋予汽车以新的能力。
其次,SDV也是一个趋势,以前曾经说过,最近30年,车上的控制器从几个变为几十甚至上百个,软件代码行数从几十万行增长到几亿行,汽车的电子功能也从基本的锁、灯、窗、发动机到自动驾驶,网络互联和电动化。汽车的软件早已经超过一般的电脑了。
程序员们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写一个几百行的程序时是不需要任何文档和工具都可以写的很好的,而当你的代码达到几万行之后,自己都会经常搞不清自己写的一个函数是为了什么目的了。这个时候工具和文档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汽车也一样,当代码行数扩展到几亿行之后,车上的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功能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就没有人能说清楚了,这个时候任何新功能的增加或变更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而如果几亿行换成了十几亿行甚至几十亿行呢?就更加没有人能够搞清楚了,从而整个系统也就复杂到没有办法维护了。
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推倒重来,用一个新的架构:软件和硬件来重新做一遍,以便于系统能够再次的增长。每个系统都是有极限的,在到达一个峰值之后,就一定是衰落。而保持增长的最好办法就是换一种方法,换一个架构。
任何事物在不断的量变积累之后,终究会迎来质变。做过管理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管理几个人的时候,所使用的管理技巧不需要很多,只要头脑清醒、努力工作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当你管理几十人的时候,原来的很多方法就都不适用了,当你管理几百甚至上千人的时候,你越是努力可能越是失败。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更多的是战略的眼光和流程体系的构建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你在管理几个人的时候不那么重要的。
如果还是在想着用老思路来解决新问题,就注定会失败。而且很多时候,越努力越失败。
Tesla的成功在于敢于选择一套全新的方法来挑战这个沉闷已久的汽车行业的巨头们。如果不是Tesla换了一条全新的路,早都已经死了无数次了。回头来看看我们国内的新势力们,大部分都已经消失了,因为他们大都只是机械的复制特斯拉的造车模式,却无法复制特斯拉的真正核心竞争力:系统开发能力、软件能力、AI的能力,以及团队超强的执行力。
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
当环境变化的时候,只有那些有着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能迅速适应,并且保持持续的成功。
车企们,不要为SDV太担心。
· 变革虽然是一定会到来的,但是汽车行业周期长的这个特点会让大家比IT行业有更长的缓冲期。
· 软件丰富的车也一定是价格昂贵的车——至少目前是这样。国内的车企大都还可以有一段过渡期。
· 大家的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目标定位也不同,对自己的评估也不同,不可能有一个普世的方法适合所有人的,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决定自己的路。
· 车厂的核心竞争能力还是老三样:市场定位,研发,销售。只不过研发这一环节有所改变:软件的比重更大而已。然而,我以前说过,软件的核心还是在于系统设计。以前那种把系统设计都丢给供应商的时代终究要过去了。
· 别纠结了,沉下心来好好的分析一下自己的现状和资源确定一下自己的愿景,再找几个真正有思想的人来制定自己的Roadmap。
· SDV不是末日,高档车造不了,便宜的车还是可以维持很多年的,在看准方向后全力投入也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 那些努力贩卖焦虑的人,一定是想趁机发财的人。
· 对于普通的汽车行业的从业者们来说,看准趋势——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将越来越重要,找到自己可以转型的领域,早些练好内功,不用担心没有出路。
既然古老的餐饮行业都能在不断演变,汽车这个现代社会的产物更加没有理由一直稳定发展。革新是迟早要到来的。
没有什么行业可以一成不变,没有人的技能可以不过时。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顺应潮流才能勇立潮头!
已完成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