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Leo Huang SDV
来源 | 汽车电子与软件
前言:
其实这也是一张作战地图,未来几年,群雄逐鹿,各方势力都将围绕地图中的各个主题进行展开。这张图比较清楚的展示出了如何去构建一个软件、硬件、车型平台相互解耦的系统。
这张图是以A4纸的尺寸来进行绘制的。建议下载下来放大来看,原图我会放在汽车电子软件公众号的后台,大家可以在微信后台输入“架构总览”获取。
画这张整体架构图,其实有以下几个目的:
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很重要,但是不是最关键的,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打造体系化的能力,首先必须知道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对于产业链上的朋友来讲也可以理解,究竟OEM客户需要什么,自己所提供的产品,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对于投资圈朋友来讲,参考这张图可以了解到,感兴趣的投资标的究竟处在什么样的行业位置当中,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未来想发展成什么样。
新平台的开发,技术链路非常长且复杂,所以我非常希望看到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能够形成合力。在这次变革当中,能够帮助到各方玩家,更快的完成架构的升级和转型。
整个工程就像一个庞大的战役,如果各方都能清楚,自己在这个战役当中的位置,作为执行者来讲,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更加积极主动的解决相关问题,也能知道如何去配合上下游开展工作。
可拓展电子电气架构,也叫计算与通信架构
可拓展硬件计算平台
操作系统内核
分布式服务中间件
标准化服务层
可编排应用层
基于标准服务的开发,能够提高应用的迭代速度,让产品经理更加深入的介入产品的开发过程。
分层的架构设计,便于进行分层测试与验证,减少集成测试的压力,问题发现的更充分,也能够提高版本发布的速度。
便于形成产品线和平台线的分工,产品线负责具体车型项目,平台线,负责构建技术中台。
可拓展的硬件计算平台,可以兼容多种传感器和外部设备,同时支持芯片和硬件的可升级。
可拓展的计算通信架构,可以加快车型开发的速度,平台能够快速地适配到新的车型之上,分层的结构,把车型之间的差异化缩到最小,能够减少后期多产品线维护的压力。
所谓的标准化区域控制器,是指所有的Zonal Controller都采用相同的硬件设计,拥有相同的IO接口。可以根据车型的需要灵活的去配置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区域控制器,以满足不同车型对于拓展性的要求。
中央计算平台需要拥有统一的传感器及外设接口,同时需要能够兼容各家的芯片产品。随着整车智能化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芯片玩家进入到了车载芯片领域,在此之前,车载芯片的迭代速度非常慢,然而最近几年,车载芯片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各种高性能的芯片层出不穷。
关于操作系统的概念,之前的文章已经辨析过。目前各种操作系统的概念满天飞,但大部分都只是操作系统中间件。由于车辆的复杂性以及对于实时性的要求,没法用一个操作系统来统一所有的应用场景。
很多人也把这层称为XX.OS,其本质上是一个操作系统中间件。其最核心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分布式的计算和通信框架。对下屏蔽各类操作系统内核的差异,对上提供统一的服务开发框架。
也有很多人把在这层也称之为XX.OS,其主要目的是把车上,硬件功能抽象为各种服务,并且进行分类分层,为上层应用提供良好的开发SDK。在上图的架构中,分为四层设计:
已完成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