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VDA-CSMS黄皮书

来源:公众号“汽车信息安全”
2020-10-12
0
0
0

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题记




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第181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6月24日以网络会议形式顺利召开,会上《1958年协定书》管理委员会(AC.1)投票表决通过了信息安全Cybersecurity)、软件升级Software Updates)以及自动车道保持系统Automated Lane Keeping Systems,ALKS)3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重要法规。

法规出台之后,业界一片哗然,What?那我们该怎么应对这些法规啊?

此时OEM信息安全的同仁们想必内心是慌张的,UN/WP.29新出台的法规其实不包括中国,因为我们不是《1958年协定书》的成员(原则上是1958或者1998协定以后,经过认证的产品到了欧洲以后不必再重复进行认证),但生产的汽车要销售到这些国家那就必须要经过相关认证,也许,这就是我们所担心的,怎么办?

三项法规将于20211月正式生效,当然也会有一个过渡期,针对20227月后的新车型也将要通过认证才行,也就是说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时间不多了。




今天想跟大家解析的VDA-CSMS,其上层需求也就是来自以上说的法规之一《信息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其对应的法规编号是UN法规No[155],所以有人问起R155,说的就是这个法规了。

我们再看看粗要的描述,R155适用于与信息安全相关的M类、N类、至少装有1个电控单元的O类以及具有3级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

“信息安全”是指道路车辆及其功能受到保护,使其电子电气元件免受网络威胁;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CSMS)”是一种基于风险的系统方法,定义了组织过程,职责和治理,以处理与对车辆的网络威胁相关的风险并保护其免受网络攻击。法规包括信息安全相关的一般要求、CSMS合格证书、管理审批等内容,并提出了详细的信息安全威胁、漏洞、攻击方法,以及对应缓解措施。

法规描述的当然是high level的需求,具体怎么做?是否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标准文件,类似ISO 27K那样的呢?显然现在是没有的。又由于汽车的应用场景复杂,开发周期长,安全所涉及的面太广,导致汽车信息安全管理本身有其特殊性的,也就是说传统信息安全ISO 27K系列,已经是不适用于汽车信息安全管理。法规有了要求,市场需求也就起来了,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我们要汽车信息安全管理认证,又要按哪一套玩法进行呢?

由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已经成为了趋势,,汽车信息安全更是占领汽车前瞻技术版块,关于汽车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可参考的标准不多,也就2016年发布的ISO/SAE J3061,以及目前到达DIS版本的ISO 21434,对于入门的新手来说,这个两个标准是不能错过的。





法规带来了需求,汽车信息安全也确实需要这么一套管理方法,来提升汽车信息全行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有需求也就有了市场,谁能抢占市场先机,应对法规出来一套适用的方法体系,自然也就有了话语权,后续的好处就不多说了。

此时VDA(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站出来了,他在六月初就发布了黄皮书《汽车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估》,提出部门是VDAQMCQuality management center),安全管理多少与质量管理类似,ISO 21434也在标准里面强调,其部分来源于ISO 16949,这么看也就不奇怪了。VDA隶属于德国,在信息来源和技术实力上面也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从黄皮书出发点来看,上面要满足UN/WP29法规的需求,具体内容也要满足ISO 21434,等到明年初ISO 21434FDIS发布,我想又会掀起一阵热浪。此外,黄皮书的初衷还是能够推动行业的统一协同,建立一套落地的框架,也会将来真正的认证提供思路基础,不管内容本身如何,其站位和出发点都是很好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具体的内容。





先正式介绍下,黄皮书的全名是《Automotive cyber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udit》,我暂且将其翻译为《汽车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估》,其定义了组织流程,责任和方法,目标自然是通过管理手段来降低威胁,保护车辆避免攻击。该规范适用的范围主要是OEM,当然供应商是否需要,那就得看OEM的要求了,一般也会有这个要求,既然要证明能力,供应商做个认证也是难免的。

其实这黄皮书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其评分标准。一般管理评审的话,是逐条审核,并按照符合程度来给分,CSMS里面给出了5个档位的分数,分别是10,8,6,4,0,其对应的意思分别是完全满足[10],大部分满足[8],部分满足有较大的偏差[6],满足不充分大部分偏差[4],完全不满足[0],判断依据主要看管理定义的要求或者客户的要求,当然是有点主观了。

最后所有问题分数累加之后,然后除以满分之后,得出的百分比判断是否及格。

有点疑惑的是评分标准B,我们的思维习惯是带条件通过,最多加个复审,现在却是带条件不通过,不知是思维习惯问题,还是本身的问题,反正看到这里有点诧异的。可能是每个要求是管理方面的最小要求了。




那黄皮书里要求的技术要点有哪些呢?如果玩套路的话,我们就下回分解了,但我们终归实在人,来就来个完整的解读了。

首先文章的形式上如此,抛出一个问题,可能是很大的问题,然后规定一个最小要求,也就是符合该问题的最小条件,如果想通过认证,整体来说必须要满足才行,只是程度问题了。

      问题部分总共分为9个版块,分别是信息安全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分类及管理,一致性检查,信息安全验证与测试,风险评估更新,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事件报告,信息安全供应链管理。

       每个版块下面是具体的问题支撑,前后有14页内容,整体看下来,相比ISO 21434下来信息量并不大,而且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来自ISO 21434,只是换了一种提问的方式,将一些要求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然后对应具体的技术要求。

接下来是针对每个问题列举了可能的实例,上部分提问题及要求,下面是针对每个问题的参考答案,然后构成了整个CSMS管理的技术部分。

附录部分是属于定义,以及从UNECE摘录出来的可能的威胁和漏洞举例。



       写到这里,基本交代了VDA黄皮书CSMS的基本情况,具体的技术内容,我们终归要回到文档本身细读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当然也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如果有必要展开,后期我们还会具体介绍ISO 21434的内容。


END


作者:Vincent Yang -汽车信息安全公众号主编,知名汽车Tier1信息安全从业人员,主要从事公司内部汽车信息安全培训,参与部分国内汽车信息安全标准讨论。




收藏
点赞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