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 《汽车工程》
为评价 L3级自动驾驶车辆接管的安全性,基于驾驶模拟器设计了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环境下的接 管场景并进行驾驶模拟实验,驾驶人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始终执行视觉次任务操作,次任务为观看 3种难度等级的箭 头图,接管场景为自车行驶中遇到同车道前方的一辆抛锚车辆,接管请求时间设为 7s,自动驾驶车辆的速度为 110km/h。实验共计招募了 49名被试(男性 30名,女性 19名),平均年龄为 31.06岁(标准差为 7.10岁)。当车辆 发出听觉+视觉的接管请求信号后,被试应通过按下转向盘上的切换按钮来获取车辆的控制权。以最小 TTC的组 别为因变量,设定最小 TTC小于等于 1s为危险组,大于1s为安全组,利用二元 logistics回归建立接管安全性评价 模型。研究结果表明:7s的接管请求时间条件下,影响接管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是接管反应时间和次任务,本文中建 立的接管安全性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 85.5%。
按照预期功能安全标准,实现L3、L4、L5级自动驾驶当前有什么困难?
做汽车电控的功能安全,需要对ISO26262理解到什么程度?干这一行前景怎么样?
功能安全本质是什么?其与预期功能安全联系是什么?
26262第一版和第二版有哪些重大变化呢?
有人知道预期功能安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吗?
上海控安可信软件创新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授
上海控安 可信软件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上海控安 可信软件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兼工控网络安全组总监
上海控安 可信软件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兼系统建模组总监
上海控安 可信软件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兼汽车网络安全组总监
汽车电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安全攸关领域
功能安全(ISO 26262),信息安全(ISO/SAE 21434) ,SOTIF (ISO 21448)和AutomotiveSPICE
AUTOSAR
工业技术软件化共性技术攻关、行业标准制定、创新方法研究
汽车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技术服务
已完成
数据加载中